【表演活動/工作坊】即興藝術與世界音樂的跨界旅程
【表演活動/工作坊】即興藝術與世界音樂的跨界旅程
∮講座介紹------------
一起走進即興藝術與世界音樂的跨界旅程!本次活動將以即興音樂與即興舞蹈的表演為核心,帶您感受藝術創作的自由與即時性。我們特別運用多種民族樂器,包括臺灣月琴、澳洲原住民吹管迪吉里杜、口簧琴、鋼蛇鼓及泛音笛等,透過即興展現它們的多元魅力。活動中,您將不僅了解即興藝術的核心概念,還能透過參與式互動活動親身體驗即興創作的精彩過程。無需任何藝術經驗,只需懷抱好奇心,一起探索即興藝術與世界音樂的獨特魅力,發現瞬間創作的無限可能!
∮團隊介紹------------
野漫空間
來自高雄的在地表演團隊,以世界音樂和民族樂器演奏為核心,結合即興吟唱與肢體演出,透過不同藝術形式的探索,在豐富多元的跨界創作中,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。
憑藉其深厚的音樂底蘊,野漫空間曾榮獲「台灣原創流行音樂獎」,核心音樂家大恭的創作專輯更入圍「金曲獎-最佳演奏錄音專輯」,彰顯了他們在音樂創作上的卓越實力與熱情。
∮講師介紹------------
○ 陳宜君(君君)
高雄人,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,走跳戲劇、舞蹈、肢體、行為、即興演出現場,在劇場、野台、環境與場域間探索身體存在的價值與可能。2015年返鄉高雄,與音樂家大恭成立<野漫空間>,並持續經驗、實驗、創作演出,多以即興舞蹈、吟唱等方式和空間及跨界對話,在當下的鍛鍊中如實覺察與選擇,在無常的信任裡創造與湧現。
近年參與空表演實驗場文化平權計畫,共同創作《我是一個正常人-首部曲》、《我是一個正常人-二部曲》《礙人》等作品,關注障礙藝術與藝術參與社會相關議題;加入両両製造聚團-寶寶劇場《H2O》共同創作及演出;與擊樂家薛詠之和聲音藝術家鄭琬蒨共同帶領長者、女性聲音藝術計畫,2022與黎美光。創意/心理。工作站及洄廊工作室共同實踐即興研究計畫與工作坊,無論是陪伴身障夥伴及長者們在身心流動裡體驗舞蹈的美好,或是從寶寶的視角裡發掘無限的創造與可能,在各種相遇、經驗交換的累積,學習回到自己、好好生活與土地緊緊連結,相信生命就像河流一樣會帶領我們去到該去的地方,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身體自由、讓心綻放。
○ 張漢恭(大恭)
台灣Didgeridoo迪吉里度專業演奏家,為台灣迪吉里度Didgeridoo Taiwan(野迪迪部落)發起人,並於高雄創辦野漫空間,是一位擅長多種民族樂器與流行樂器的音樂家,目前除了擔任戴曉君、潘信維、吉那罐子樂團的Bass演奏,也長期與表演團隊合作擔任配樂及伴奏,其音樂多元豐富,原野自然且充滿沉穩與寧靜的力量,近年投入世界音樂和劇場、電影配樂之創作,曾合作團隊:農村武裝青年、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、耳邊風工作站、索拉舞蹈空間、両両製造聚團、空表演實驗場、牧夫之間舞團等,參與海內外眾多音樂節、藝術節演出,發表個人創作專輯《大恭歌》、《織夢》、《在南國》、《Dance of the four seasons》、《A voice in the chaos》,
參與舞蹈電影「藍鵲」配樂獲選荷蘭國際舞蹈影像展、電影《In the Shadow》獲聖地牙哥電影獎最佳原創配樂聲望獎、個人創作專輯《A voice in the Chaos》入圍第31屆金曲獎|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。
∮活動資訊------------
日期|03/26(三)
時間|12:30-14:00
地點|楠梓校區藝文中心
⇝一般報名網址| https://tinyurl.com/26q89y82
⇝通識微學分認證學生報名網址| https://tinyurl.com/24ch8oah